联系我们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馆东路乙2 号博纳大厦 11 层
邮政编码:100027
总机:010-56310700
公司邮箱:bonafilm@smarthome-eg.net
投资者专线:010-85530885
投资者关系邮箱:ir@smarthome-eg.net
发布时间:
2023-12-15 11:46
来源:
12月14日,腾讯新闻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“2023年腾讯娱乐年度盛典”,本次盛典的主题为“重拾热爱,向光而行”。同时,正式发布了《2023腾讯娱乐白皮书》。白皮书显示,2023年的中国娱乐行业在艰难地复苏。经历了三年低谷之后,无论是电影、电视剧还是综艺和线下演出市场,都迎来了一波消费情绪的充分释放。在今年,大放光彩的文艺作品,大都产生于艰难的疫情时期,这说明即使在低谷和深刻调整时期,大批文娱工作者依然坚守初心、埋头苦干,依然在倾尽全力创作内容精品,依然在“重拾热爱,向光而行”。
盛典上,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作为电影行业引言人,为电影篇章发布核心数据,并结合自身从业经验进行主题发言。
关键词一:重整旗鼓,强劲复苏
2023年行将结束,作为疫情结束以来的开局之年,今年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。大盘回暖,电影市场复苏态势可观。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统计显示,2023年11月13日,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,用时317天。其中,国产影片票房417亿元,占比达到83.4%。这是疫情以来全国票房首次重返500亿元高位,表明中国电影稳中向上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。
五大热门档期的多部爆款影片激发了观众观影热情,总票房达到322.18亿,已超过2019年水平,尤其春节档和暑期档表现亮眼:春节档内地电影总票房67.58亿,同比增长11.89%,创影史第二佳绩,两部影片《满江红》《流浪地球2》票房均突破40亿,就连《无名》这种作者意识鲜明的艺术电影也获得了9亿多的票房成绩;今年的暑期档被称为“史上最强暑期档”,总票房超过200亿,同比2019年增长了15.9%,类型多样、品质优良的爆款电影频出,带动了整个大盘爆发式增长。极具社会讨论度、关注现实生活的电影《孤注一掷》《消失的她》满足了观众的情绪价值;在传统文化和电影艺术的全新表达上,动画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走先一步,成为传统文化拥抱大众的一个缩影;《封神》耗时九年终于面世,以年轻的视角与原创的中国美学风格,让经典神话故事跨越时间之河,与当代观众产生共鸣,不负期待。但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问题,比如中腰部影片仍匮乏,以及小档期稍显冷淡。这样的市场反馈再次证明了优质内容对市场需求拉动的重要性。接下来,只有持续高质量的内容生产供给,才能持续培育观众观影粘性,形成一个持续扩容、健康运行的良性市场。
关键词二:降量增质
聚焦电影制作端,无论从备案立项,到生产,再到上映,影片的数量近年均有所下降,但质量有所提升。令人欣喜的是,今年,从创作上看,腰部电影虽然数量不及疫情前,但质量比往年更加有力;从消费上看,影院观影依旧是观众非常重要的文化选择。在优质影片与观众热情的“双向奔赴”中,中国电影市场再次用实力证明了它的潜力和可能。
同时,为降低强档期依赖,“周末档”概念加强,影片数量及票房占比均有一定提升,只是培育“周末档”仍需进一步提升类型多样、题材多元化的影片供给。市场反馈无数次证明供片数量并非影响大盘增长最关键的掣肘,内容质量才是决定大盘能否持续扩容的关键一环。充分利用观众导向意识,才是更好的创作优质内容,提升获得市场成功的机会。
关键词三:讲故事的能力
首先我们要注意到,目前中国电影市场观众发生重大转型,需要从业者关注年轻观众的口味和习惯。但是三年疫情,导致我们年轻一代观众没有在大学期间在电影院看电影,这批观众转去了剧集市场,所以说我们现在的剧集市场跟年轻观众的粘性很大,这一批年轻观众的观影看剧习惯就是在这3年养成的。接下来,我们如何回过头来,把他们吸引回电影院,新技术和视听震撼力,这些都是辅助的手段,核心是我们要发扬中国电影极具东方美学特性的叙事传统,强化类型片属性及讲故事的能力,通过多维度表现形式、人物塑造、层次化叙事结构,兼具现代电影制作的类型突破和现代技术现代语境的表达,打造出富有人文关怀、艺术思考和创新的作品,满足观影人群差异化、多样化的消费需求,进而激发广大年轻观众的共鸣,把观众吸引回电影院。
关键词四:新力量
青年电影人是行业的创新引擎,也是传承发展电影艺术的重要力量。新势力这块,我想着重讲一下培育新导演。多年来,新导演的发掘、培养、扶持一直备受重视。今年暑期档票房突破200亿,新人导演,功不可没,前有《消失的她》掀起暑期档第一波观影高潮;后有《孤注一掷》助力档期票房再创新高。两片之间,《八角笼中》票房与口碑双收。动画电影导演新面孔则带来了《长安三万里》、《茶啊二中》两部佳作。8月28日,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又一次在长春亮相,意义非凡,毛羽局长提到了“新力量强,则电影强”。我一直尊重原创、相信原创,相信破土而出和成长的力量。
关键词五:类型电影的国际化表达
今年,我们很欣喜地看到,国产片频频“破圈”,500亿票房的实现,离不开优质影片的持续供给。截至昨日,票房前十名影片中,全部由国产片承包,并且,这十部影片票房均超过10亿元。同时,“破圈”不仅体现在票房上,更隐藏在人次中。截止到10月底,国内人均观影频次为2.42次,已超过2020年-2022年的水平。此外,国产电影也纷纷在海外“破圈”。《流浪地球2》已先后在海外39个国家和地区上映,海外票房超1亿元;《无名》先是在北美扩映,后又打破了泰国华语电影20年的票房纪录。
我有一个思考。未来,国产电影的崛起一定是全球化的,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式微让我们有了空间,中国电影应该乘势而上,把中国人的故事放到世界,下一个十年,我们讲是“类型电影的国际化表达”,我们要创作出更多类型化的电影,国际化的题材,用国际团队来拍跟中国有关的故事。坚定文化自信,在国际上树立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和中国人形象。
关键词六:电影市场回暖,但依然是融资寒冬
三年疫情,也让电影行业失去了很多,2020年之前,中国电影保持了17年的复合增长,但疫情三年,行业蒸发掉了1000亿元和近30亿观影人次。如今很多影视公司的现金流都绷得很紧,很多电影都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投资方一起投,大家抱团取暖,这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自救。但纵使情况艰难,广大影视工作者依旧顶住压力,努力坚守,我们靠自有资金造血,跟市场要效益,体现了大家的顽强意志!这其中,行业的头部公司扛起责任,展现出了中国影人在困难重重下有勇有谋的担当,扛鼎了中国电影市场。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、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,电影产业反而会成为逆周期的产业。希望接下来的2024年,有更多良性资本进入,为影视行业输血,带来投融资的春天。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我们也要继续做好电影,为市场持续回暖发力!致敬最可爱的广大观众,电影人将踔厉奋发,穿过寒冬,拥抱你。